11月4日,據財聯社報道,作為減排領域大戶,“車電分離”可有效降低重卡用戶的購車和使用成本。然而,換電技術標準的不統一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發展。
據中國電動重卡換電產業促進聯盟秘書長李立國透露,“重卡換電行業標準目前進展很快,有可能會在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發布?!?/p>
2021年10月,工信部發布《關于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將在宜賓、唐山、包頭等重工城市進行換電重卡試點,此后,多省市陸續出臺相應的政策支持。今年4月底,江蘇省率先通過了《江蘇省純電動重型卡車換電電池包系統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的評審,成為全國第一個純電動重卡換電電池包標準;7月初,包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通過《電動中重卡共享換電站建設及換電車輛技術規范》地方標準的審定,可能成為全國第一個純電動重卡換電地方標準。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曾表示,換電模式作為國家推廣的新能源汽車能量補給路線,其最佳商用化場景集中在新能源重卡領域。
根據終端上牌信息,今年9月國內電動重卡銷量為1637輛,同比增長49.6%。其中,換電重卡銷量878輛,較去年9月的520輛增長68.8%。1-9月,國內換電重卡累計銷售7157輛,累計同比大漲4倍;2021年至今,換電重卡整體銷量已突破一萬輛。
有預測表明,重卡換電行業規模2022年將達到3萬輛、2023年6萬輛、2025年20萬輛,至2026年將達到40萬輛。單車產值約100萬元,2026年市場規模達到4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