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來的都是客人,返的都是家人”,合肥的這句話,曾一度成為熱搜,讓很多網友淚目…
這一次,合肥發布的一則防疫通告又火了。
通告中寫到:大貨車司機為生計,常年工作和生活處于“三風”狀態:風雨兼程、風餐露宿、風險相伴,其中不少還是“夫妻車”,每一段行程都十分辛苦,每一份付出都令人尊敬。疫情之下,要繼續千方百計保大貨車暢通無阻,繼續對大貨車司機給予更多關心關愛。
消息發出后,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有網友評論:
“這得多有愛的人才能寫出這么現實卻又讓人淚目的會議紀要??!特別是最后一段對貨車司機的各種關心,真是有愛的城市,越來越喜歡這座城市了!”
“在疫情防控會商會中對貨車司機單獨作出具體部署的城市——合肥。合肥關愛貨車司機,我們愛這座城市!”
整篇通告,沒有官腔、沒有官架子,親切的口吻,就像是站在身邊的一位老大哥或站在人群中的一位普通市民提的建議。
隔天,合肥首批1.5萬份N95口罩就已運送至全市13處車流量較大的高速道口,免費向外地高風險區域來肥的貨車司機發放。
除了免費發放N95口罩,各高速道口面向外地來肥貨車司機的“簡餐+熱水”也在持續配備。
11月24日,在合肥繞城高速集賢路道口,余銀偉為大貨車司機送上N95口罩。全媒體記者 郭如琦 攝
這座城市,把每個過往的貨車司機都視為己出,妥善安放,溫柔對待。
02
11月21日的合肥繞城高速雙墩道口,來自防疫人員的一份熱飯菜,讓一位走南闖北的大貨車司機破防了。
這位網名為“跑長途的JH6”的大貨車司機當天從石家莊拉貨至合肥繞城高速雙墩道口,下高速落實“落地檢”的過程中,正趕上吃飯時間,高速道口的防疫人員專門送來了飯菜。
這份突如其來的驚喜,慰藉了這位司機的一路辛勞,讓他 “第一次想給這個城市點贊,感謝合肥!”
該視頻發布到網絡上,迅速獲得了近8000名網友的點贊,他們紛紛在評論區分享自己在合肥收到的溫暖招待。
“去年嚴重的時候,合肥高速口也管飯。我一直記得那句話,‘沒啥好菜,但飯管飽’,很感動”……
自新一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呈現多點散發態勢,外防輸入壓力巨大,高速公路上貨車司機的滯留和等待,成了常態。
合肥在疫情防控和生產生活之間找到了平衡點,在全國首創了貨車司機線上預約、專人對接、點對點引導、閉環護送的貨車快速通關措施。
對配合落實防疫措施的來(返)肥車輛,合肥一律不勸返,優先為他們開展雙碼核驗、免費雙檢采集,并積極提供必要的服務。
所有來自中高風險地區通過高速和國省干線公路到合肥的貨運車輛駕乘人員,在接受抗原檢測和核酸采樣后,由相關企業“點對點”將貨運車輛引導至目的地。
貨物裝卸完成后,由相關企業引導至道口離肥,實行全程閉環管理。
這些舉措保障了合肥全市范圍內9條高速,36條國、省干線有序通行?!昂戏什粌H有速度,還有溫度!”貨車司機們頻頻叫好。
03
貨車司機是保障物資運輸的重要力量,對民生和經濟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對于貨車司機自身而言,風塵仆仆、千里迢迢,為的是養家糊口。對于城市而言,一日三餐、供給保障離不開貨車司機的車輪滾滾。
合肥秉持著最高的人文關懷。
一方面,從政策層面,給予運輸生產物資駕駛司機補貼、貨運企業防疫補貼,為物流運輸行業紓困。
4月20日,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合肥市疫情防控期間物流運輸行業紓困政策》的通知。拒絕層層加碼,主動排憂解難。
另一方面,以“客人”和“家人”之道,一直關注并改變著貨車司機的生存現狀。
今年4月,合肥高新區總工會和合肥高新區道路運輸行業工會聯合會,看望慰問滯留合肥的貨車司機,捐贈愛心物資包1000份。
今年8月,安徽各級工會將1000余份清涼物資包通過多種途徑與方式送到貨車司機手上。
今年9月,合肥市總工會“免費體檢服務”覆蓋了100名貨車司機,為貨車司機送上健康保護傘。
送水、送食物、送防疫包、送防暑降溫品、送免費體檢……凡是過往合肥的貨車司機,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合肥的“暖男”特質。
這種關心延伸還到了“卡嫂”群體。送出1000份“女性特殊疾病互助保障計劃”,為“卡嫂”代表送上愛心大禮包,還組織她們體驗插花藝術,聆聽心理健康講座。
嚴謹且專業,周道且溫暖。
在知乎上曾出現過這樣一個問題:一座有溫度的城市究竟應該是什么樣子。
答案很多,有人說是熱情,有人說是包容,有人說是風物人文之美。
而合肥給出的答案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會用努力用真情守護每一個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