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車網 謝光耀
最近公司開年會,我也在寫年終報告。寫著寫著突然發現,其實并沒有什么太多可寫的內容。因為,2022年,確實太特殊了。
上半年,不是在居家辦公,就是“兩點一線”,出差是個很“奢侈”也很“危險”的事情——比如,過完年開工后我去了一趟武漢出差,回來就因為密接被上門磁,居家了10天;到了下半年,三季度出了幾次差,但都恨不得第一天去,第二天下午或晚上就返回,其中原因很簡單,擔心北京健康寶彈窗,在京外流浪不得回。而時間線更近的四季度,印象中只有三個詞:“封控”、“放開”、“陽了”。
因此,我在年終總結的PPT上寫了一句話:艱難的2022年過去了,我們都不太想懷念它。
對于個人來說,2022年很艱難;對于行業來說,2022年同樣艱難。剛剛過去不久的2022年,商用車行業遭遇了重大挫折,全年銷量只有330萬輛,同比下降31%,跌回到了十三年前的2009年的行業銷量水平。2022年,重卡跌了52%,中卡跌了46%,輕卡跌了23%,微卡跌了16%,輕客跌了22%……
那么,2023年呢?還會有“黑天鵝事件”嗎?
最近在跟一些朋友聊天,有些朋友相對樂觀一點,認為商用車2023年是快速復蘇年,要大干一場;有些朋友相對悲觀一點,認為市場只是觸底反彈,行業不宜太過于樂觀。但不管怎么樣,大家有一個共識,那就是2023、2024年不可能回到2022年了,隨著經濟活力和流動性的增加(無論是客流、商流還是物流),運輸量和運輸需求必然增加,進而增加市場經營主體的購車需求。市場經濟的規律不會騙人,2023年,肯定是能夠為之奮斗、也值得為之奮斗的一年。
2023年,汽車“新四化”已經不足以形容商用車行業的未來趨勢。在筆者眼里,商用車行業的趨勢至少應該是“新六化”: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合規化、場景化、全球化。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這是“新四化”中的三化概念,讀者已經很熟悉,并且,“未來已來”,大量主機廠和產業鏈上合作伙伴正在致力于把更多智能網聯車輛、自動駕駛車輛和新能源車輛推向市場,接受客戶的嚴苛檢驗。
“合規化”,是對頻繁出臺的政策法規的最好呼應。中國的商用車市,是經濟市,也是政策市,其受政策法規的影響之大,絲毫不弱于受宏觀經濟波動影響的幅度?!笆奈濉焙汀笆逦濉?,針對中國商用車安全、排放、節能等方面的政策法規要求只會有增無減,應對法規變化,滿足政策要求,及時甚至前瞻性開發合規產品,已經是、并且也將是商用車企業們的“基本功”和“必備課”。
“場景化”,場景定義汽車,在商用車行業尤為明顯。誰能夠更精準地把握客戶應用場景,誰能夠更快速針對應用場景的需求進行產品迭代和開發,那么,TA就能率先開發出更適銷對路的產品,TA就能夠“一步領先、步步領先”,在嚴重內卷的市場競爭中勝出。
“全球化”,既指國內,也指海外。在國內,國產奔馳重卡已經投產,沃爾沃卡車和斯堪尼亞也將陸續跟進,“國內競爭國際化”是對這一市場新特征的最好形容;在海外,中國品牌的商用車披荊斬棘,不斷攻克更多市場,這一點,從2022年中國商用車的強勁出口態勢便可見端倪。根據中汽協會數據,2022年,中國商用車累計出口量達到58.2萬輛,同比增長45%;其中新能源商用車出口2.7萬輛,同比增長1.3倍。中國制造的商用車產品正以其強大的性價比、成熟穩定的供應鏈、物美價廉的優勢,席卷全球,占領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以及中等發達國家市場?!肮ハ荨崩吓瓢l達國家市場,只是遲早的事。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2023年,對于趨勢,我們懷有敬畏之心;對于未來,我們滿懷憧憬;對于國運,我們充滿信心。
2023年,您準備好了嗎?
我們已經準備好!2023年,第一商用車網將全新出發,為讀者提供更優質、更有深度、更有時效性、更獨家的報道和分析,也歡迎您的更多關注、指導和參與。